我們都愛喝綠茶,但綠茶咖啡因有多少,你知道嗎?
眾所皆知,茶類中含有咖啡因的成分,綠茶當然也不例外,不同的茶類:像是紅茶、烏龍茶、綠茶咖啡因含量,會因為諸多因素而有所不同,接下來就來看看吧!
為什麼茶類咖啡因含量有差異?
造成不同種類茶葉咖啡因含量差異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三個方面來談,分別是「茶樹的品種與部位」、「茶葉的烘焙程度」、「沖泡時間和溫度」三個層面:
- 茶樹的品種與部位
造成咖啡因含量多寡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茶樹的品種,一般來說,茶樹可分成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通常含量較高。而比較相同品種則會發現,茶葉芽尖與嫩葉的咖啡因含量比老葉高出許多。
- 茶葉的烘焙程度
茶葉採收完之後,需要經過發酵的步驟,茶葉需要烘焙的最主要原因,是為了利用高溫將茶葉中多餘的水分蒸發,延長貯藏壽命。烘焙中的高溫,會使茶葉產生化學反應,除了能移除水分,同時也會使茶葉中的咖啡因析出。
- 沖泡時間和溫度
沖泡茶葉的時間和溫度同樣也會帶來影響,根據過去的研究發現,沖泡的溫度越高(>80℃)、浸泡的時間愈久,都會導致茶湯中的咖啡因含量上升
超級比一比:紅茶V.S烏龍茶V.S綠茶咖啡因含量
市面上常見的茶類:像是紅茶、烏龍茶、綠茶咖啡因含量,大致可用發酵程度分成三類,全發酵的紅茶、半發酵的烏龍茶、未發酵的綠茶,理論上來說咖啡因含量應該是全發酵>半發酵>未發酵,但是,就像前面所說,影響咖啡因含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並不能以偏概全。
結論就是,綠茶咖啡因是否會引響到我們嗎?茶編認為是不太會的,除非是對咖啡因相當敏感的朋友,不然喝尚無發酵的綠茶,是不太會睡不著覺的喔,另外,也要考量個人身體狀況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茶葉,才能享受喝茶的快樂與美好。
咖啡因小檔案
咖啡因最主要的來源為咖啡樹與茶樹,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能夠暫時驅離人們的睡意和疲倦,短暫提振精神,但是對咖啡因敏感的族群,如果攝取過量,容易導致心悸、失眠的症狀。
還有一件事情需要注意,咖啡因的代謝狀況因人而異,一般來說三個小時能代謝攝入量一半的咖啡因,想要代謝全部的咖啡因至少要六個小時以上,因此,攝取咖啡因飲品時要注意飲用的時間喔!
[ 推薦閱讀:茶葉生產流程|繁瑣的製茶流程,50年經驗老茶農帶你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