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種類有綠茶、紅茶、青茶、白茶、烏龍茶、黃茶這六大種類,這六大茶葉的分類其實是根據發酵程度的不同來區分,也就是說它們可能是來自同一棵茶樹,只是因為加工時發酵程度的不同而讓這些茶葉泡出來的茶有不同的風味與色澤。
茶葉種類介紹
茶葉的發酵程度會在茶葉製程時的萎凋這步決定,茶葉發酵也就是氧化作用,是將茶葉中的主要的酚類化合物:兒茶素類物質氧化發酵,兒茶素會形成葉黃素以及茶紅素,依據氧化程度的不同決定茶色的變化,在萎凋過程中,茶青會產生出果香,隨著製茶種類的不同,萎凋處理的時間,溫度也會不同。
依據發酵程度的不同大致可以分成:完全發酵茶、部分發酵茶(半發酵茶)以及不發酵茶,今天就跟大家統整一下發酵程度不同,會製作出哪些茶類。

完全發酵茶
完全發酵茶是茶葉製程中氧化程度越高的茶葉種類,最具代表性的全發酵茶為:紅茶,紅茶約95%發酵,完全發酵茶的茶湯色澤接近紅色,果香的香氣也比較重,接受度也較高。紅茶廣泛為全世界所接受,種植地遍佈全球,也是最多人飲用的茶類,常見的紅茶種類就有:大吉嶺紅茶、斯里蘭卡紅茶以及台灣的日月潭紅茶。
[ 推薦好茶:有機蜜香紅茶 ]
部分發酵茶(半發酵茶)
部分發酵茶又可以分為重發酵茶和輕發酵茶,重發酵茶的代表為青茶也就是烏龍茶,有別其他種茶類喝的是香氣,烏龍茶著重茶湯入喉後,感到喉部滋潤的喉韻,台灣知名的烏龍茶種有:高山茶、凍頂烏龍茶、鐵觀音、東方美人茶。輕發酵茶的代表為文山包種茶,香味清新淡雅
帶點花香,滋味甘醇。
不發酵茶
不發酵茶最具代表性的是綠茶,綠茶是六大茶葉中加工最少的茶類,生產綠茶著名的國家就是日本,日本的茶文化以及茶道也將職人精神帶入綠茶產業,在日本的靜岡、京都宇治都生產了品質極高的綠茶,並分為「煎茶」、「焙茶」、「玄米茶」、「抹茶」、「玉露」,而台灣在飲茶文化上較以黃茶為主,比較少喝綠茶,台灣生產較著名的綠茶就是碧螺春和三峽龍井茶了。
[ 推薦好茶:有機綠茶 ]
不發酵茶因沒有經過發酵工序,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茶多酚含量較高,收斂性也較強,容易刺激胃部,對於胃不好的人不適飲用喔,而發酵茶發酵程度愈高,兒茶素含量也會因氧化關係而愈少,茶多酚含量減少,對胃部刺激也相對較小
茶葉發酵程度
茶葉發酵程度可分為紅茶約95%發酵,烏龍茶約60~70%發酵,包種茶約30~40%發酵,白茶約5~10%發酵,綠茶則是完全不發酵。
[ 推薦好茶:有機白茶 ]
綜合以上不同種類茶葉發酵程度介紹,幫大家整理以下表格
茶葉發酵程度 | 茶葉發酵%數 | 代表茶 |
---|---|---|
完全發酵茶 | 95%以上 | 紅茶、普洱茶 |
重發酵茶 | 30%-70% | 青茶(烏龍茶、鐵觀音) |
輕發酵茶 | 5%-10% | 白茶、包種茶、高山茶 |
不發酵茶 | 0% | 綠茶(煎茶、焙茶、玄米茶、抹茶、玉露) |

了解這些茶葉發酵程度的不同與不同種類茶葉的特色後,在茶葉選擇上應更能了解如何挑選喜歡的味道,但挑選好茶不僅止於此,好的茶葉除了好喝,喝的健康更重要,好茶不應有過多的添加物,在挑選茶葉時,應選擇生長時無使用農藥噴灑的茶葉。
世芳有機茶園相較賣相完美的比賽茶來說,因堅持不噴灑農藥而多了許多自然界小貴客生活過的足跡,一個小洞、一點缺角讓世芳茶園的有機茶有了「醜醜茶」的美名,是的美名,這些都是堅持給飲茶人純正健康好茶的證明,種植製作出無毒茶是一件善良的、正確的事情,使我們抱持著堅強的信念與強韌的毅力,一步一腳印的走來。
透過這一口漂亮琥珀色的好茶,希望大家喝到的不僅是甘醇茶香,更品嘗到感謝、愛惜這片土地,對水源濃郁呵護的情感。
世芳有機茶園的堅持希望大家都能喝到,在茶葉專區可以訂購上述介紹的各種好茶,不管哪種茶,共同點都是堅持有機無毒,無論是自己喝或送禮都可以安心飲用。
[ 推薦閱讀:茶葉製作過程9步驟,50年經驗老茶農揭秘製茶流程 ]